原标题:宁洱县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校园
近年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坚持民族团结从各族青少年儿童抓起,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学校工作,教育引导青少年儿童系好“第一粒扣子”,用真情浇灌民族团结之花,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青少年基础。
(相关资料图)
“八个一”
培育民族团结进步好苗子
普洱中学始终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过程,持续打造“八个一”特色教育活动,即讲好“一块丰碑故事”、办好“一期板报”、举行“一次升旗”、跳好“一支舞蹈”、唱好“一首民歌”、上好“一节民族团结思政课”、组织一次研学活动、组织“一次参观”等活动,在师生心中种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同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学校党建工作,依托百年老校资源和普洱民族团结园优势,着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浓厚氛围。
“三渗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宁洱镇第一初级中学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始终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渗透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中、渗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在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课表”作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的重要内容,编写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校本教材,从和谐校园、校园心语、碧血丹心、誓言铭记四个层面集中展示广大师生对民族团结的所思、所想和内心的真实感悟,教育青年学子铭记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
“四举措”
培育民族团结之花
以党建为引领,凝聚师生向心力。梅子镇中心学校坚持用党建工作“点亮”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邀请家长进校讲民族团结故事,组织本土非遗传承人教授传统乐器,多项特色活动让民族团结石榴花开遍校园。
以课程建设为主体,培育“石榴树”之根。学校以打造一所独具民族特色的书香校园为办学目标,开发校本课程2门,利用阳光体育大课间平台,开展民族舞蹈操为主的课间活动,课程建设体系逐渐完善。
以文化活动为载体,用心浇灌团结之花。学校将民族团结进步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校门以“芦笙”为标志,太阳能路灯雕刻着各民族孩子载歌载舞的图案,通过校园广播、宣传展板、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橱窗等宣传渠道加强民族团结宣传力度,真正实现“学习互嵌、生活互嵌、文化互嵌”,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校园每个角落。
以师资为“源头水”,让石榴花开满校园。学校依托学科、教材、教师队伍,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石榴籽队”。聘请民间艺人、校外辅导员到校授课,切实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真正激活民族团结进步“一池春水”。(宁洱县融媒体中心)
上一篇:自由球员展望之中产组:湖人二将境遇迥异 冠军功臣要求涨薪
下一篇:最后一页
记者从河南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鉴于目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为维护广大考生健康安全,经研究并报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河南省原定于6月11日
尖嘴猴腮是人们对猴子的固有认识,但凡事都有例外,最近,郑州市动物园就有一只猴因长着一张方方正正的脸,被送外号人脸猴,其独特的长相令
中原区民政局提醒:尽量避免扎堆,只要感情好,每一天都是好日子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成为很多新人眼中寓意美好的好日子。为满足准新人们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今年中国旅游日的活动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记者今日从省、市文旅部门获悉,为进一步提振行业发展信心,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在中国所有的大江大河中,无论从地理空间还是文化意义上来说,黄河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如果从高空中俯瞰,
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位于河南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隋唐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
想要了解郑州这片沃土流淌着的文化脉络吗?想要寻找郑州是最早中国历史起源的佐证吗?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由郑州市委网信办指导,新浪河
5月18日0—24时,吉林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6例(轻型),其中延边州3例,白山市3例(含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
2022年5月18日0—24时,天津市新增7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4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1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