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武瑛港 实习生 朱益孝 北京报道“新冠大流行期间,人群对流感的预存免疫力较之前有明显下降,人群易感性增加,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我国流感负担可能明显增加。”近日,在中国疫苗行业协会召开的流感防控主题大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学首席专家董小平表示。
董小平进一步指出,因流感病毒存在极易发生突变且宿主众多的特性,叠加这种异常的流行趋势以及全人群易感的现状,提高人群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尤为重要。会上多位公共卫生专家同样表示,需要通过提高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等措施,防范下一次大流行的到来。
【资料图】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每年全球约有10亿人感染季节性流感,其中重症病例约300万至500万例,因流感导致相关呼吸道疾病死亡29万至65万例。
今年春季,国内就发生了大规模的甲流感染,国家流感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从2月20日起,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3月13日-19日一周内报告858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流感高峰直到4月初才结束。
然而目前我国流感疫苗接种率并不理想,数据统计显示,在2021-2022年流感流行季,流感疫苗接种率仅2.46%。相比之下,美国2021-2022年流感疫苗接种率约为51.4%,加拿大2021-2022年流感疫苗接种率约为39%。
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室主任彭质斌指出,世卫组织的文件建议所有国家应考虑实施流感免疫规划,这将有助于流感大流行的应对。
南方省份即将进入夏季高发季会上,有疾控领域专家分析称,今年流感将回归常规季节性流行,可能与新冠流行呈交替态势。南方省份预计在6月初左右开始进入夏季高发季,目前来看甲型H3N2亚型流感为主的可能性大,近期需要做好准备。
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下称《技术指南》),我国甲型流感的年度周期性随纬度增加而增强,且呈多样化的空间模式和季节性特征:北纬33度以北的北方省份,呈冬季流行模式,每年1-2月份单一年度高峰;北纬27度以南的最南方省份,每年4-6月份单一年度高峰;两者之间的中纬度地区,每年1-2月份和6-8月份的双周期高峰;而乙型流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呈单一冬季高发。
既往三年数据显示,虽然新型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叠加高发流行的概率较低,在正常免疫人群中的共感染率也较低,但是一旦出现新冠、流感两种病毒共同感染,会加重机体损伤,并显著增加重症率和死亡率。
英国一项研究评估了新冠病毒与流感等呼吸道病毒合并感染的临床结局,研究纳入了2020年2月6日至2021年12月8日期间累计212446名住院的新冠成人患者,通过对其中6965名新冠患者进行呼吸道多病原检测发现,8.4%的患者具有多病原感染,与单一新冠病毒感染相比,新冠病毒合并流感病毒感染的住院患者,机械通气风险增加4.14倍,院内死亡的风险增加2.35倍。
除了合并感染的风险,今年的流感对儿童人群还造成了明显影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指出,今年初流感流行强度略高于新冠疫情前的流感季。与甲型H1N1流感近3年未在我国流行,人群预存的流感免疫力降低有关。其中98%的流感聚集性疫情来自学校报告。
河南省儿童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宋春兰进一步表示,学校和幼托机构作为封闭的人群密集场所,更加容易发生流感病毒的传播。一个班级里有一个孩子感染流感病毒,可能会传染给多个孩子。
“今年河南省儿童医院急诊接待的流感患儿数量大幅增加,多数就诊的患儿都出现了发烧、咳嗽、肌肉酸疼等症状,甚至不少患儿出现了肺炎、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而且在诊疗过程中发现,很少有家庭会带领儿童接种流感疫苗,或者等到流感小规模暴发时才想起接种疫苗,不利于孩子在流感高发季节获得免疫保护。”
重点人群亟需接种流感疫苗此背景下,接种疫苗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但不只是儿童,其他重点人群也需要积极接种疫苗。
上述《技术指南》优先推荐医务人员、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养老机构人群及员工、重点聚集场所人群、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疫苗。灭活流感疫苗与其它灭活疫苗及减毒活疫苗可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65岁以上老年人可同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免疫规划高级顾问兰斯·罗德瓦尔德指出,患者使医护人员暴露于流感病毒,导致医务人员比其他工作者有更高的流感感染风险。医务人员及养老机构员工等人群聚集场所工作人员接种流感疫苗,不仅能够降低自身感染流感的风险,更能保护院内的老人及患者。
据兰斯·罗德瓦尔德介绍,一项针对荷兰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对成年患者影响的研究显示,干预医院医务人员有更高的接种率,并且患者患流感或肺炎的比例也远低于对照组。
世界卫生组织也一直推荐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早在2012年,世卫立场文件就指出,医务人员是流感疫苗接种的重要优先群体。目前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正在制定防抗流感大流行的相关决策文件,其中首要任务就是医务人员的流感疫苗接种。
“流感病毒对于医护人员来讲是一项职业危害,并可能导致医务人员进入到流感病毒传播链中,医护人员接种率可以作为医院考核的关键指标从而提高疫苗接种率,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应当鼓励所有员工接种流感疫苗。” 兰斯·罗德瓦尔德强调。
同时医务人员的接种建议还能够提升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
兰斯·罗德瓦尔德表示,一项意大利的观察性研究佐证了这一结论,研究纳入了275名患有慢性疾病的儿童,以观察医务人员的接种建议是否和流感疫苗的接种率相关。研究显示,在医务人员没有推荐的情况下,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仅为11%,而在医务人员推荐接种的情况下,流感疫苗的接种率达到了89%。
除了医护人员发挥的积极作用,其他国家的经验或许也值得借鉴。
以智利为例,智利天主教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助理教授胡里奥·阿尔贝托·佩图兹萨拉斯介绍,智利政府由卫生部出资对医护人员(包括学生)、65岁及以上的老人、年龄在11岁至64岁间的慢性病患者、孕妇以及6个月以下早产或免疫力低下婴儿的亲属等人群实行流感疫苗免费接种。这些人口占到智利总人口的45%。
目前流感疫苗的接种由遍及智利的2000余个疫苗接种中心完成,而这一网状的疫苗接种网络具有良好的类似“毛细血管”的作用,能够覆盖95%以上的人口。疫苗接种中心的医护人员还定期在学校和疗养院有针对性地为儿童和老年人接种疫苗。
截至当地时间5月16日,智利卫生部报告称,目标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接种率已达到55.4%,其中医务人员目前接种率已经达到88.28%,取得了良好的防疫效果。
下一篇:最后一页
记者从河南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鉴于目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为维护广大考生健康安全,经研究并报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河南省原定于6月11日
尖嘴猴腮是人们对猴子的固有认识,但凡事都有例外,最近,郑州市动物园就有一只猴因长着一张方方正正的脸,被送外号人脸猴,其独特的长相令
中原区民政局提醒:尽量避免扎堆,只要感情好,每一天都是好日子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成为很多新人眼中寓意美好的好日子。为满足准新人们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今年中国旅游日的活动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记者今日从省、市文旅部门获悉,为进一步提振行业发展信心,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在中国所有的大江大河中,无论从地理空间还是文化意义上来说,黄河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如果从高空中俯瞰,
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位于河南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隋唐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
想要了解郑州这片沃土流淌着的文化脉络吗?想要寻找郑州是最早中国历史起源的佐证吗?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由郑州市委网信办指导,新浪河
5月18日0—24时,吉林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6例(轻型),其中延边州3例,白山市3例(含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
2022年5月18日0—24时,天津市新增7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4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1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