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不去看画展呢,受不了人头攒动,就算没有攒动的人头,也受不了反光的玻璃,就算没有玻璃的反光,也受不了站得腰酸腿疼,而腰酸腿疼是不能就算没有的。我,卧览,舒舒服服缩在沙发里,把硬盘里的画调出来,自己搞个展。
卧览画展今天邀你一起览。卧不卧,你随便。
一口气看三幅,有点快,跟大家去看画展一步瞄一画同一节奏。
【资料图】
展品01画柏与鸡,谐音寓意“百吉”,即“百事大吉”;展品02画一只白鹭和芙蓉花,择字谐音,寓意“一路荣华”;展品03画红冠公鸡和鸡冠花,双冠谐“官”音,寓意“官上加官”。
好有趣啊,这是典型的民俗花鸟画。
民俗花鸟画画民俗观念,它以约定俗成的特定物象寄寓特定的吉祥、祝福之意,其实是民俗活动或民俗活动的一部分。
中国绘画中最为普通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就是民俗花鸟画了。据说扬州八怪中李鱓的画卖得最好,那不是没有原因的。
看了李鱓这三幅,你发现他是大玩谐音梗啊。对,民俗花鸟画的寓意方法主要就是谐音,此外还有象征。
画梧桐和白头翁。古人以为梧雄桐雌,它们同生同长同枯亡,所以,梧桐寓意爱情坚贞;白头翁则取其视觉特征,寓意白头及老。这幅画就是象征寓意,祝福夫妻恩爱、白头偕老。
李鱓的民俗花鸟画来自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这个传统至少可以上溯到宋代,距今足足一千年了。
画鹌鹑与枸杞,前者择字谐音“安”,后者据说可以延年,而鹌鹑捉食害虫蝼蛄,则深化了寓意。那么,此画就是寄寓消灾弭祸、平安长寿之意了。
正因为是民俗,所以以上两件不同时期的作品都以鹌鹑、枸杞来表现相同的寓意。
至于民俗花鸟画的源头,肯定更早,只要有民俗,只要有花鸟画,二者不结合才怪。不过,我无意费力探这个源,不就卧览个画展吗?
看懂民俗花鸟画,需要脑洞大开,还需要点相关知识。
这幅画被学者叫做《丰稔图》,错!
画四只鹌鹑和几棵谷子,另有文鸟啄食谷粒做陪衬,到底啥意思?
鹌鹑寓“安”意,这已知道了,那么,谷子呢?
喝口茶,想一想哈。
提示:谐音谐音还是谐音,谐音是民俗花鸟画的寓意大法。
另外还得有常识。
谷子就是禾啊(禾的本义即谷子)。脑洞开了吧?
禾“和”谐音。
此画全用谐音大法,四只鹌鹑与禾同框,毫无疑问就是“四季安和”啊,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祝福与憧憬。
哪是“丰稔”那么简单!看见大谷穗就说是丰稔,如果这就算对,懂画岂不太容易?
也是画鹌鹑与禾,这次学者对画旨理解得很准,将之妥妥地定名为《安和图》。
看来,学者也分懂与不懂这两种。
什么“嘉谷鸣禽”啊,虽说这回画的是高粱,但高粱也是禾嘛(禾也泛指一切粮食作物),所以还是《安和图》。
在民俗花鸟画《安和图》上,不懂的多于懂得的,二比一哈。不,三比一,还有下一幅。
别以为用个一般人不认得的“塍”字就算有学问了,看出这是《安和图》才算。
不,四比一!还有下一幅。
不是《瑞谷图》,也是《安和图》。
从宋到清,漫漫岁月,鹌鹑与禾,人们用这约定俗成的物象表达着相同的祝福与憧憬,这就是民俗传统的力量,持久而稳定,而民俗花鸟画也因此具有了不变的魅力。
卧览继续,看两幅现代的,脑洞要打开。
文猫伺蝶,啥意思?快谐音!还有大牡丹。
大鸡站在石头上,啥意思?快谐音!
展品12画猫与蝶,谐音“耄耋”嘛,还有象征富贵的牡丹花,就是长寿又富贵的意思啦。这画渊源有自(参展品14)。
展品13画大鸡站在石头上,这难道不是石上大鸡吗?而石上大鸡又难道不是室上大吉吗?这也不是新创(参展品15)。
览现代作品,参史上画作,还是请大家感受民俗传统的力量和民俗花鸟画的永久魅力。
民俗花鸟画太多了,我瞅瞅,电脑里面数千幅,暂时打住吧,肚子饿了。最后,说句拔高的话:不懂民俗花鸟画就不懂花鸟画,就不懂中国绘画,就不懂中国老百姓,就不懂中国。呵。
(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与首发平台。)
记者从河南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鉴于目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为维护广大考生健康安全,经研究并报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河南省原定于6月11日
尖嘴猴腮是人们对猴子的固有认识,但凡事都有例外,最近,郑州市动物园就有一只猴因长着一张方方正正的脸,被送外号人脸猴,其独特的长相令
中原区民政局提醒:尽量避免扎堆,只要感情好,每一天都是好日子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成为很多新人眼中寓意美好的好日子。为满足准新人们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今年中国旅游日的活动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记者今日从省、市文旅部门获悉,为进一步提振行业发展信心,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在中国所有的大江大河中,无论从地理空间还是文化意义上来说,黄河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如果从高空中俯瞰,
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位于河南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隋唐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
想要了解郑州这片沃土流淌着的文化脉络吗?想要寻找郑州是最早中国历史起源的佐证吗?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由郑州市委网信办指导,新浪河
5月18日0—24时,吉林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6例(轻型),其中延边州3例,白山市3例(含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
2022年5月18日0—24时,天津市新增7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4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1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