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人民网北京2月7日电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全国春耕工作从南到北陆续展开。在河南、安徽等地,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生产,农业机械助力高效田管作业,“三农”工作者在春耕备耕中把“藏粮于技”落实到实处。
春节假期刚结束,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站站长陈一品便把农技课堂开到了麦田里,向村民面对面、手把手地进行技术指导。
“这块地的播种量大,返青期要晚点浇水施肥,以防小麦还未成穗,养分就白白浪费。”陈一品提醒农户,麦田管理要结合不同地块的苗情墒情和当前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特点,因地制宜,因苗施策,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落实好各项措施,才能确保稳产丰产。
农技人员讲得细致,种粮农民听得明白。“年刚过,技术员们就下到田间,为大家科普病虫害的防治知识,以及施肥技巧,讲得明明白白,我们也学到了很多科学种田新本事。”该县王庄镇后王庄村村民王太民说。
据了解,滑县今年小麦种植面积181.2万亩,由于播种基础好,目前一二类麦田占比90%以上,长势好于常年。“春耕期间,100余名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举办田间课堂,通过发放宣传页和现场讲解等方式,使广大种粮农民从会种地到‘慧’种地,为今年夏粮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滑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我国将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7.7亿亩以上、力争有增加;确保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力争多增产。实现“藏粮于技”既要让农技显实力,更少不了现代化农机的助力。
春耕时节,在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的麦田里,种粮大户李群正抬头望着无人机来回穿梭,为小麦喷洒化肥。“这片小麦长势均匀,在新农机的帮助下麦苗生长稳健,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
2022年,李群种植的600多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了630斤,因为成本的降低,收入也比往年大幅增加,他对科技种田的信心越来越足。“现在小麦从种植到收割全程机械化,农机售后人员和我们紧密联系,实时排除机械故障,减少了种粮的后顾之忧。”
据了解,今年该县冬小麦种植面积增加了8000亩,总种植面积达到17.2万亩。“现在农技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逐渐提高,今年组建了种植、畜牧、水产、农机4个专家组,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有序地开展春季农业生产,保障今年粮食稳产农民增收。”望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当前夏季粮油生产基础总体较好。”近日,在农业农村部召开的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上相关负责人表示,把大面积提升单产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粮油生产的重点,通过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组装的综合性方案,搞好技术集成、主体配套、政策衔接,由点及线到面推广高质高效品种技术,全力推动大面积单产提升尽快落地见效,不断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记者从河南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鉴于目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为维护广大考生健康安全,经研究并报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河南省原定于6月11日
尖嘴猴腮是人们对猴子的固有认识,但凡事都有例外,最近,郑州市动物园就有一只猴因长着一张方方正正的脸,被送外号人脸猴,其独特的长相令
中原区民政局提醒:尽量避免扎堆,只要感情好,每一天都是好日子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成为很多新人眼中寓意美好的好日子。为满足准新人们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今年中国旅游日的活动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记者今日从省、市文旅部门获悉,为进一步提振行业发展信心,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在中国所有的大江大河中,无论从地理空间还是文化意义上来说,黄河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如果从高空中俯瞰,
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位于河南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隋唐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
想要了解郑州这片沃土流淌着的文化脉络吗?想要寻找郑州是最早中国历史起源的佐证吗?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由郑州市委网信办指导,新浪河
5月18日0—24时,吉林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6例(轻型),其中延边州3例,白山市3例(含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
2022年5月18日0—24时,天津市新增7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4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1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